剧情介绍

  第 一 集 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 西班牙)
  第 二 集 小国大业(荷兰)
  第 三 集 走向现代(英国·上)
  第 四 集 工业先声(英国·下)
  第 五 集 激情岁月(法国)
  第 六 集 帝国春秋(德国)
  第 七 集 百年维新(日本)
  第 八 集 寻道图强(沙俄)
  第 九 集 风云新途(苏联)
  第 十 集 新国新梦(美国·上)
  第十一集 危局新政(美国·下)
  第十二集 大道行思(结篇)

评论:

  • 辉芦雪 5小时前 :

    虽然听不懂,听得懂偶尔的几个零星英文,全部俄语。但还是给满分。

  • 谈贞芳 7小时前 :

    各个社畜有各个社畜的童年

  • 萨初瑶 4小时前 :

    前半60年代拓荒家庭的儿童图鉴,后半似梦非梦的登月沉思哈哈哈

  • 路向露 4小时前 :

    相信普欽所述的“新納粹”現象確實存在,尤其可怕的是從2014年起已經實施了七年之久。

  • 隐元旋 8小时前 :

    太懂这种感觉了,压根与太空科幻无关的片,而是导演对自己记忆美好的追念或者说成品。在科技发达的今日,仍然用简略纪实的动画风格去怀念那些过去的年代记忆。就犹如lana del rey在最美好的时节唱衰美国,而理查德·林克莱特则用动画重置了自己的《少年时代》。电影很好,可能会捞的各大动画电影提名,但是打动不了我的,始终是片中那些美好的美国梦,美国生活,美国童年始终离我又近又远。 @2022-04-02 00:26:31

  • 矫瑛瑶 4小时前 :

    谁的错?

  • 洪智敏 1小时前 :

    这部电影总体来说还不错吧,唯一缺点就是时间有点缺少,不太够看。

  • 昭鸿 3小时前 :

    就影片而言,后面的设计感过于强烈。

  • 顿温韦 7小时前 :

    片中的男孩让我想到生活在相同年代、同样梦想成为宇航员的小阿方索•卡隆。而与本片导演的童年——有关航天的一切如此触手可及——不同,卡隆小时候的目之所及不会有飞船和太空,因而他的宇航员梦更像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正是这种与生活实际的距离感赋予了这个梦以美感,让《罗马》中那个穿上宇航服在林间漫步的孩子获得了一种超脱日常生活的意义。反观在本片中这样的环境里,登月一定算是个非常平庸的梦想吧。但就算如此,孩子的梦想总笼罩着一层纯真的光晕,它只是因为向往太空,与任何宏大的功利目标无关,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这梦想也显得无比可爱。

  • 楚思聪 9小时前 :

    目标受众:1970年在得克萨斯州长大的白人。 画风有点像印刷版画,相对独特。童年回忆部分有些冗长,像是导演童年记忆简单的堆积。个人共鸣不多,画风也不是特别能接受,暂不推荐。

  • 韩浩旷 5小时前 :

    林克莱特电影奇妙的地方就是明明跟你隔了十万八千里,但你就觉得他在讲你的记忆,难道这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主人公上月球的线讲得不清不楚,反正你也看得不清不楚,ok就像睡前看的哲学书

  • 欣洁 8小时前 :

    我们不知道历史的过程,但却知道结果。如今的俄乌战争引子应该在乌克兰。

  • 荀从安 1小时前 :

    普通人如泥土般逝去。当然一旦影视化,必然会加入主观因素。但依旧不能掩盖其中的反战思想。普通人是不能独善其身的。只能做工具。

  • 澄忆枫 4小时前 :

    这么美的平原上怎么能洒的是同根同源的鲜血。副线的老兵太惨了,又是参加阿富汗战争,又是打击顿巴斯人民。没有一次不以为是为了祖国,可没有一次面对的不是惨剧。第一次献祭的是红色理想,最后一次只能用这具行尸走肉偿还。ps.这个电影的拍摄时间还挺寸,若说是大毛为了“正名”也不为过。但侧面反映乌克兰当局里外烂透了,全照真实事件改编,洗都没得洗。妈的,纳粹死有余辜。

  • 星星 2小时前 :

    前50分钟拖拖拉拉,叽叽歪歪唠家常,索然无味,严重走题。被标题和画面风格吸引诱骗了。

  • 淑雨 1小时前 :

    独立思考,不是什么都质疑。公开报道也有,只不过在美国北约世界鲜有报道。我认为一定要了解事件非的曲折,再做出你自己的判断。我看到一个一个视频,豆瓣上不敢发链接。但真的很残忍,对了前些时候联合国在就反对“美化新纳粹的协议”上,一百多个国家签字,有二个国家没有签字你猜到是谁来吗?…美国和乌克兰,可是为什么呢?去寻找一下答案,或是猜一下……

  • 越代玉 9小时前 :

    阿波罗计划背景下的童年,形式和人物嵌套有趣。

  • 锦雨 9小时前 :

    不如说是在追忆童年 追忆美国最后最光辉的时代吧 父亲一个人的工作可以养起整个家庭 邻里和谐 没有社交媒体 搞不懂的大人的世界 政治 战争

  • 桃雯 1小时前 :

    加上我爸的一些推波助澜

  • 谷雅娴 0小时前 :

    用Essay形式来讲故事。美国的六十年代和我们的九十年代差不多,所以看得我这个八零后觉得好亲切。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