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美金是多少人民币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记录片 2005

导演: 尤里斯·伊文思

剧情介绍

  简介:
  在世界电影史上,尤里斯·伊文思被称为纪录电影的先驱,与美国的罗伯特·弗拉哈迪、英国的约翰·格里尔逊和苏联的吉加·维尔托夫并称为四大纪录电影之父,与其他三位不同的是,伊文思的创作生涯最长,在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拍摄了60余部影片,一部寻找失落青春的诗意纪录《塞纳河》曾使他获得1957年的戛纳金棕榈大奖。
  中国的抗战不仅掀起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也吸引了国外电影大师的镜头。上世纪30年代末,多位国外记录片导演来华摄制影片,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尤里斯·伊文思。伊文思1938年在中国拍摄的《四万万人民》不仅是他电影生涯的代表作,也是他与中国维持50年的情谊的开端。从抗战开始,在不同的年代,他用自己的镜头纪录下了不同的中国。
  外国人来华拍纪录片的历史,最早大约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的那几年。1896年,卢米艾尔兄弟派出了数百名摄影师奔赴世界各地拍片,其中一些摄影师就曾来华拍片。此后,美国人、意大利人、苏联人、瑞典人都曾经把镜头对准过中国,但多是风光片及风土人情、文物考古、民居民俗的纪录,直到战争的悄然到来。1935年,在燕京大学任教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用一台十六毫米手摇摄影机拍下了“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场面,今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1938年,尤里斯·伊文思来了,这个“飞翔的荷兰人”飞到了中国,与他同行的还有我最崇拜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1936年,两个勇敢的人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际,把摄影机和照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这片燃烧的土地,伊文思拍摄了广受赞誉的纪录片《西班牙土地》,而卡帕也因拍摄《共和军之死》的照片一举成名。 “纪录”拥有了出生入死的刚毅血性。从此,“什么地方燃烧,就去什么地方拍摄”被奉为摄影师的职责。西班牙内战是西方前线,而中国战场则被称为是反法西斯斗争的东方前线,从西方前线远涉到东方前线,伊文思和卡帕在中国拍摄的珍贵图像仿佛西班牙影像的回音。
  1938年4月初,在抵达中国不久,二人便拍摄了“台儿庄战役”,那是值得庆贺的第一场正面击溃日军的胜利,伊文思和卡帕要求上前线拍摄,最终未能拍到决战的场面,因为他们是外国人,没人敢为他们的生命承担风险,但他们还是抓住机会在台儿庄附近的小树林中拍摄了这场战斗。伊文思回忆说:“我不是一个作家,我通过画面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我一定要表达死亡对我意味着什么,不仅仅是拍几个尸体,而是拍摄整个一段,死亡牵连到的往往是许多人。我触到了中国,中国也触到了我,我拍了战争,拍了一个在战争中瓦解,又在战火中形成的国家,我看到了勇敢!”
  纪录这场战争的《四万万人民》成为了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真实写照,并且起到了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这些影像成为后来中国抗战影片的重要素材。而卡帕生平最有力度的照片,就是他拍摄的遭日军空袭后的劫难场面。
  正如卡帕那句永远的名言:“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因为你离得不够近”。1954年,卡帕在越南战场触雷身亡,如一个不参与杀戮的斗牛士般身着光彩耀目的斗牛士装束轰然倒下,而伊文思继续潜行在战火中。
  伊文思的冒险不是赌徒的博彩,也不是亡命徒般的轻生,而是为激情所贯注,为信仰所战斗的勇气。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在越南抗美的丛林中,在古巴剿匪的追击中,甚至在70岁高龄,依然在战火中拍摄。这个“飞翔的荷兰人”被祖国放逐,却四次来中国,他称中国是收养他的“第二故乡”,他爱这里的人民。
  红色电影的开端——延安电影团
  伊文思在临走之前,秘密地把一台埃摩摄影机交给了一位左翼影人吴印咸,这位吴印咸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1938年秋,吴印咸和袁牧之两人带着这台摄影机和从香港购得的全套电影器材到达延安,在八路军总政治部下成立了“延安电影团”。
  最初电影团只有6个人,有电影工作经验的仅有3个。1938年10月1日,电影团开拍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0年袁牧之将完成的影片底片带到苏联,没想到正好苏德战争爆发,没能在苏联印出拷贝送回国内放映。进入40年代后,电影团拍摄了多部新闻短片,在根据地露天放映。

评论:

  • 枫驰 5小时前 :

    记忆连同尊严一起一点点被吞噬的感觉,真是令人绝望

  • 郎子濯 4小时前 :

    形而上的一部文艺片。以超然视角俯视众生万物,感叹自然的美且惋惜人类的脆弱与丑陋。层层虚假外皮之下却能孕育出纯真的情感。自私的基因驱动并灼烧着虚无的灵魂,爱恨交加的郁闷中结出绯红人生的果实。虽然该片主线是在描写一位女巫的嫉妒与落寞。然而中间大段大段的意识流内心独白却是在展现人生的周而复始与世代传承。坦白说,都有这么强大的能力了还成天想着结婚生娃。。。这套么是怎样的一种情操哇。。。变身后居然还能正常成长的,这挂也忒bug惹。。。

  • 赏云韶 0小时前 :

    披着野女巫成长史来展示女性成长过程,浮躁的我只能全程2.0

  • 貊秋翠 7小时前 :

    不算恐怖片了,是真美且有哲思。各种皮囊之下把世间生灵都体验。虽然差不多的世事循环往复,但总有某一刻真实的感触值得留恋人间。就像那首诗,“我知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另外,对男人女人观察的旁白也很有意思:跟男人在一起像水,跟女人在一起像照镜子。人们对传宗接代有执念,养儿防老就不孤单吗?不是的,正如女主经历了好几种生命体验,她最终顿悟,放归山林不是自由,生活也不是牢笼。通过爱和被爱建立起与世界的连接,才是“活着”的实感。

  • 淑楠 7小时前 :

    生命何其短 视为珍宝者 亦具无一之天赋矣

  • 琪香 7小时前 :

    女巫妹子和小帅哥的爱情挺有感染力的 真真觉得很惋惜 其他的一般般

  • 邹金玉 5小时前 :

    两个人的演技都很棒,看得人痛心又无奈,生命过于脆弱

  • 玉美 4小时前 :

    you won’t be alone, 看完却是无穷尽的孤独感

  • 梁骏 5小时前 :

    挺好玩的故事。。。前半段有些沉闷,尤其是这种碎片化的叙事风格,一度让我觉得平庸。前半段女巫附身了几个身体,但是似乎都活成了同一种命运。傻逼的命运。一直到女巫附身刚死去的女孩,一切从头开始学习之后,电影叙事越来越明快,电影的主题也越来越明确。 最后居然让我有了一丝丝的小感动。其实骨子里还是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啊。

  • 阙康伯 2小时前 :

    故作深沉的无聊片,一个具备了变化能力的年轻女巫用不同身份体验人间,最终实现自我成长的故事。同类型的作品有《致不灭的你》、《漂流少年》、《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夜访吸血鬼》,其中也就吸血鬼还不错。我把后几个算做同类型是因为“永生”这一主题也是为了实现和方便“体验尘世”这一最终目的。这种类型片之所以很难拍好是因为主题过于宏大,悠悠岁月,人生和世间种种怎能用一部电影包罗。另外永生者或是本片的女巫同属于高位面存在,没有人能拥有这种经历,自然也无法感其所感,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空洞,言之无物或是强行文艺、矫揉造作。

  • 詹寄凡 0小时前 :

    为什么文艺片导演不能涉足恐怖片,正是有这些导演才可以看见不同风格的优质作品!!! 我正好奇那个性瘾男怎么这么帅看了才发现是名校风暴里的足球先生哈哈哈。故事情节挺新奇,美学风格强烈,总之挺喜欢的

  • 纳喇迎丝 1小时前 :

    恐怖电影就恐怖不行么 弄的文艺片不是文艺片 恐怖电影又磨磨唧唧搞文艺 真的接受不了 我开头都看不进去 这是啥 权游海外分游么

  • 桥骊萍 2小时前 :

    成人,一个永恒的话题。女巫的青春期与普通人错位,却有着同样的烦恼,疯狂的母亲,莫名的性欲,对孩子的爱意。纯真而无助地面对这个世界,她只有赤手空拳和一双尖爪。探索,杀人,理解,杀人,这是她的生命路径。或许在对母亲的反抗中,她彻底成长了,也回应了那个古老的隐喻,成人即堕入永恒的孤独。

  • 林宛白 1小时前 :

    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适感。有些元素搭配起来实在太膈应了。

  • 采岚 2小时前 :

    徐玄振绝对的影后级演技,这演绎不拿奖是说不过去的。但是故事还是停留在二十年前的韩式老套路,没什么新意和深度。爸爸和女儿的部分台词很戳人。

  • 栋雅楠 0小时前 :

    我一点不觉得她可怜,而且这种跨界融合真的挺怪的

  • 暴冰洁 9小时前 :

    被女巫剥夺声音的孩童,长大后化作女人,男人和少女,体验不同的生命角色!老女巫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为何会这么简单?”人类固有的对子女本能的保护!这个世界太痛苦太恶心,然而然而………非传统恐怖片,带有文艺宗教色彩,男权与女权,生命和人性的探讨!又或许什么也不是!

  • 清乐悦 8小时前 :

    然而我们终将孤单。但那对你很容易。

  • 衅诗柳 4小时前 :

    本为人却未经人世,非人时却要幻化为人历经人世。马其顿乡间女巫诗电影,有情绪但段落都是老套,《四月三周两天》女主饰演的老女巫最有看头

  • 穰梦山 1小时前 :

    19世纪的马其顿有支离破碎的雪白阳光、有带着深浅绿意的原始草原和森林、有像有生命一般潺潺的流水,还有对生命本质探索后的喃喃自语...这是一部诗意又优美的“恐怖片”,连XA镜头和血腥画面都被呈现地足够优美。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