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1947年夏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击溃了胡宗南匪帮后,正调整部署,准备给敌人以更大打击。随着主力部队的调动,我军野战医院也作了转移。在转移途中,眼关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医疗队伍在老乡们的帮助下,带着伤员日夜前进。一小股敌人骑兵发现了我医务队,尾随侦察,企图围歼。恶劣的天气,使胆怯的敌人被甩在了医务队的后面,稍作休息时,人们都非常需要水,但水壶里连一滴水也没有了。干渴威胁着这支队伍。医务队带的救急水,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他们决定派孙吉甫去找水,孙吉甫拖着虚弱的身体艰难地走着,终于遇到一位住在山梁附近的回民老汉,帮助找到了水。当他们带着水出现在山头,人们欣喜若狂之时,敌机在上空盘旋扫射,回民老汉为了抢救水葫芦,不幸中弹受伤。医务队受到很大威胁,他们隐蔽撤退,老汉一慌,牛角丢在了沙漠里。到家后老汉才发现牛角已不在怀中,牛角中的水,是为了给老汉的孙子治病的...

评论:

  • 但永言 3小时前 :

    相较于四月三周两天,本片对我个人来讲很惊喜于她的女性视角。它是大方的,有冲击力的。4:3画幅并不加分,现在大家有些过于沉迷4:3了。它在观感上与16:9并相比并不能带来更明显的对主人公的观众,但是4:3会更堵一些。也许这种堵,能让观众感到某种压力吧。

  • 奇意智 9小时前 :

    但电影之外的社会现实更是让人痛苦,在全球各地广泛的限制堕胎法规,宗教威权下对女性自由的迫害………对女性权利的限制从未停止。而电影更像是一次记录,不是对那些争取平等权利的女性的歌颂,而是将“正发生”的苦难展现出来,镇痛。

  • 惠珍 8小时前 :

    独孤月和地球上的幸存者相互给予希望的双向奔赴真的好感人

  • 乐葛菲 5小时前 :

    抛开东欧剧变后的时代背景,从技法纯熟度上,法国这部要好过能作为罗马尼亚新浪潮皇冠的《四月三周两天》(当然那是另一种技法)。不过,也有点不理解故事所发生的1950年代和法国小城为什么当时会这样?可能是对当下的欧美性别平等习惯到理所当然,以至于忘了不久远的历史样貌吧。对于少女命运,以为会有一个开放式嘎然而止的结局,没想还是比较善意地让她拥有了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女孩脸蛋,也太像年轻时的凯拉奈特利了。

  • 南宫鸿文 0小时前 :

    如果生下这个孩子需要以我的一生为代价,那我永远也不会爱它。它也不会想被生下来 。

  • 兰彭彭 4小时前 :

    类似达内兄弟的小景别浅焦手持摄影配上4:3的窄画幅,无疑比四三二的宽银幕画幅长镜头刨除了更多环境因素而更聚焦在女性个体身上。利用视听效果制造出生理上的痛感,通向了女性在空间和身体、心理和生理上一次次被异物入侵的不适。60年代初女性无法为自己身体做主的困境,在半个多世纪后依然正发生着。冠冕堂皇的生命至上,似乎也不免夹杂着隐秘的对女性欲望的规训。

  • 吉俊茂 0小时前 :

    铁钳、剪断脐带

  • 卫曾浩 2小时前 :

    题材貌似是近来全世界的风向标。女权一直在进步,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故事主题很清晰诉求,女性的权利其实也是人的权利,就是区别于动物的权利。有真诚的诉求,有虔诚的态度。

  • 旗安国 6小时前 :

    勉强及格。打捞、挽救历史现象,在反思上,史观和镜语一样,也是有限地,且强烈聚焦于具体女性于彼时的真实困境之上,只是“生而为女人”是相当偶然,到“女性困境”就是永恒的语意必然连续,故事里并非浑然天成,而是沃特鲁梅的表演带来的,甚至都使电影有演员作者化的意味,表演太强了,加一星。

  • 彦玥 7小时前 :

    不知道法国人咋想的会选送《钛》冲奥而不是这片,虽然它也就是个低配版的《四月三周两天》,但是结合美国的时下热点怎么也不可能首轮就出局啊。如果退一步 就算把技法先搁在一边不谈,也不是只有四三二的,同题创作早就有过更好的作品了。这片拿金狮完全不够格,奖给太高了。

  • 同瑞锦 1小时前 :

    《朱诺》→《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正发生》

  • 彩雅 9小时前 :

    坐立难安,切肤之痛。不如《四月三周两天》,但还是看得全程焦灼不安,最后“自然流产”四个字极为讽刺。用血和泪书写的故事,也是用血和泪争取来的自由。

  • 彤锦 7小时前 :

    其实有点陈词滥调,跟四月三周两天有明显的差距,但个别镜头不错,还是给4星吧

  • 彩香 7小时前 :

    堕胎类型也看过不少了,不过像这样一部直击“生理痛感”的不多

  • 伦云心 4小时前 :

    这是TA的身体,TA的子宫,任何医生法律都无权这么做!

  • 左丘丹翠 3小时前 :

    *最后,想起了那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以及女主的演技很棒

  • 卫家深 0小时前 :

    432将氤氲在空气中的窒息感、对时政语境的拿捏推到顶峰后,同题材玩再多摄影的花样,也难免落入“弱叙事,重刺激”的圈套。这部的窄画幅特写和浅焦跟拍,很多时候让人想到《索尔之子》,包括主人公不合时宜的执拗:驱使Anne堕胎的除了禁令,更多还有对文学(救赎)的渴望。这在任何性别思维僵化的年份,都是何其孤倔又悲剧性的坚持,做深蹲流产时用来负重的书本,也就顺势成了压垮精神防线的稻草,与结尾相映衬。在零星的亮点褪去后,余下的只能说是过于单薄,且难搅动起更绵久的后劲。

  • 慎琨瑜 1小时前 :

    补标#SGIFF。只有一幕直面的血淋淋但是痛感直冲每一根神经。

  • 布靓影 5小时前 :

    女性才理解女性。医生都是男的大部分不支持堕胎,堕胎医生是女的,纸条女孩不单单是介绍堕胎医生给安妮,还愿意借钱给她。帮安妮介绍医生的男的还想趁机揩油。“孩子”的爹一点用没有,如果堕胎这件事医生和母亲都是犯罪,孩子的爹不得判死刑么?

  • 卫宁辉 3小时前 :

    我也有学业、工作,梦想!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