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守阙者 高清

评分:
9.0 推荐

分类: 喜剧片 2000

导演: 费多尔·希特鲁克

剧情介绍

  本片以电影剧照、电影宣传照、导演工作照和演员照片等引来夸张搞笑的动画,道尽一部优秀电影的出炉是何其艰难,其中的一把辛酸泪只有电影人自己才知。
  编剧要通过不断地与稍纵即逝的灵感做斗争,才能写出自己和导演都满意的剧本;可是他们满意的剧本,相关审查部门总能找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最终到达他们手上的剧本,可能已与原来的大相径庭;之后,导演开始与摄影师、美工、场记等人员一遍遍地沟通,敲定细节,找寻合适的演员;拍摄中,问题会一个接一个出现,有些镜头要重复拍摄许多次;拍完剪完,要再送有关部门审查,如果他们提出修改意见,有些镜头必须重拍;好不容易电影上映了,该电影的所有工作人员又要忐忑不安地等待观众的检验。

评论:

  • 沐清华 0小时前 :

    1938年英法德意在慕尼黑讨论捷克的苏台德,捷克只能在会场外等待宰割,而今天俄罗斯与美国欧盟欧安讨论乌克兰问题,乌克兰都无法坐到谈判桌上,历史多么的相似。

  • 桐彩 1小时前 :

    浸入影片制造的气氛并融汇对历史的认知,大致能体会到:经历了“不久前”的两次世界大战,整个欧洲与我们一样满目疮痍、哀鸿遍野,如坠地狱般的记忆使得今天的欧洲人对战争高度警惕,宁可生活窘迫一些,宁可看上去很傻,也要全力推动自己的政府阻止他们认为非正义的一方。

  • 祯睿 3小时前 :

    从张伯伦角度讲述一遍二战爆发前的情况,剧本不错,能给4星,值得拿奖的影片。

  • 针浩广 8小时前 :

    心脏不好 数次在党卫兵搜查环节暂停 演技精湛 CP我站

  • 裕驰 4小时前 :

    对这个电影的好感更多来自于求知欲的满足,从来不对二战感兴趣,以往的了解都来自于影音资料。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凸显了几个人物,历史既视感很强。两位小人物的性格直接影射了英国的保守与德国的激进。小人物的努力与首相的选择做出对比,深感政治真是无上的脑力游戏。

  • 萱菡 4小时前 :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生活的时代,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如何回应。

  • 香阳波 0小时前 :

    英德问题是:一个好战必亡 另一个忘战必危,导演借男主总结的话是扯jb🥚的,甚至和德国男2说的自相矛盾

  • 薇梅 3小时前 :

    小酒店的重逢;

  • 骏祥 9小时前 :

    22.02.22.Putin大帝宣布承认乌克兰两个共和国。历史重演

  • 皋蕴秀 3小时前 :

    We don’t choose the times we live in, the only choice we have is how we respond.

  • 琬采 2小时前 :

    关于慕尼黑协定的再思考,知道希特勒的野心却在舆论中无法做出更多举动,号称牺牲自己的名誉争取备战时间却其实助长了纳粹的飞扬跋扈,杰瑞米艾恩斯饰演的张伯伦可谓入木三分,而两位主角不同的形象其实也是那个根本无法预知未来的时代的不同群体的反映

  • 线秀慧 0小时前 :

    事後諸葛,洗白傾向十分明顯。但是青年演員真的很棒,只靠演技就能表現出少年成年時不同的差距,恍若真實。面對主動且動機明顯的敵人,一位地退讓避戰幻想就是一種錯誤甚至罪惡!學學邱吉爾吧!!!

  • 水嘉良 9小时前 :

    电影拍的好的一点在于,即使已经知道了历史的结局,但男主在纠结是否行刺希特勒的时候还是看的紧张的要死。

  • 曲世韵 6小时前 :

    (Jeremy Irons演技占一星)

  • 锦娜 8小时前 :

    关于慕尼黑协定的再思考,知道希特勒的野心却在舆论中无法做出更多举动,号称牺牲自己的名誉争取备战时间却其实助长了纳粹的飞扬跋扈,杰瑞米艾恩斯饰演的张伯伦可谓入木三分,而两位主角不同的形象其实也是那个根本无法预知未来的时代的不同群体的反映

  • 辛蓉城 2小时前 :

    现在的同盟国主旋律都这么拍了啊?充满了小学作文的套路,英德首脑上班没事就爱跟科员掏心掏肺,两个小朋友在一群党卫军守卫的会议大厅急赤白脸地争论间谍行动方案,最后两位主人公着急大喊寄意寒星荃不察,张伯伦微笑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大家都感觉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现在能把英国二战的绥靖洗得干干净净,未来就能解释为啥北约到处抛媚眼,勾搭到手再跟人家说“要不我们做兄妹吧”。

  • 洲采 8小时前 :

    风烛残年的老人,看得要比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更远。

  • 诸葛妙晴 4小时前 :

    可以理解张伯伦的出发点,一站以后没人愿意打仗😮‍💨 btw乔治迈凯真的好帅啊

  • 玄映阳 4小时前 :

    比起枪林弹雨的战争 战前的绝望气氛更加致命

  • 梓凡 2小时前 :

    7分。战争一触即发,两个年轻人试图扭转局势。1938年,德国想要吞掉捷克的苏德台地区,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慕尼黑开会协商此问题,没有捷克。德国有个年轻外交官冒着生命危险试图警告英法,好不容易传达到信息,却没有等到英法首脑在协议上拒绝签字的结果。张伯伦的避战立场是否真的给了盟国备战时间?如果在慕尼黑就撕破脸,东欧各国以及犹太人是否就不会如此悲惨?历史无法重来,英国提前介入也不是张伯伦一个人说了算的。情绪上还是没有期望中的那么紧张,节奏还不错。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